「酒」過廣東歌年代 - 70年代篇
文:劉偉民
開心的時候喝酒慶祝,不開心的時候喝酒解愁,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。喝酒是香港人文化,不但喝,也會唱,由廣東歌流行開始,就有很多歌手唱過關於酒的歌曲,我們甚至可以透過歌詞,看到香港人喝酒文化的演變。讓我們一起拿起酒杯,細聽廣東歌「酒」過的年代。
雖然香港是說廣東話的城市,但以廣東話演唱流行曲的潮流,要到1970年代初才正式開始。廣東歌流行之前,香港的歌手或樂隊唱的都是英文歌,部分原創,更多是翻唱。原本也是唱英文歌的許冠傑,1972年在無綫電視節目《雙星報喜》中唱出原創的《鐵塔凌雲》,脫離粵曲的曲風,旋律以西洋流行曲為基礎,開創粵語時代曲先河,其他歌手紛紛轉唱廣東歌,許冠傑因此被稱為「歌神」。
許冠傑似乎是個飲家,早就把喝酒文化放在歌曲裡面,甚至以酒為他的廣東歌命名。1976年的《有酒今朝醉》,原曲是美國歌手Stephen Foster的經典民謠《Oh Susanna!》,許冠傑和黎彼得改編填上廣東話歌詞,以風趣幽默的筆觸描寫樂觀人生。歌中他喝的酒,是「雙蒸」。雙蒸是廣東米酒,因為製作過程經過兩次蒸餾而得名,是1970年代勞工階層主要喝的酒。
1978年許冠傑與哥哥許冠文及許冠英主演的電影《賣身契》上映,一如過去幾套許氏電影一樣,許冠傑乘時推出個人同名唱片。《賣身契》專輯之中,共有兩首關於酒的歌曲,分別是《杯酒當歌》和《飲勝》。《杯酒當歌》的歌詞同樣由許冠傑和黎彼得聯手操刀,曲則是許冠傑原創。承接《有酒今朝醉》的知足常樂心態,鼓勵大家「成敗得失莫追究」,而今次喝的,改為「冰凍啤酒」。在炎炎夏日,「飲番杯冰凍啤酒,高歌一曲氣量厚」,成為香港人的消暑良方。
《飲勝》也是由許冠傑和黎彼得填詞,描寫酩酊場面生動有趣,唱出喝酒可以「拋開怨恨唱莫停,世界就和平」。歌詞提到「整多兩Peg,加塊冰」,便知道喝的是威士忌。「Peg」是烈酒單位,也可以是白蘭地,但喝白蘭地是不會加塊冰的。
從前點叫烈酒,都叫「Peg」,一Peg是一份,相等於30毫升,如果你想喝多點,向酒保點叫兩Peg,會以相同酒杯奉上。為甚麼一份酒叫一Peg呢?據說名稱源自印度的Patiala peg,當地人喝威士忌,會把手指伸直,放在杯邊,當酒斟至食指和尾指相距的高度便是一Peg。後來為方便計算,以一英制液體安士代替。一英制液體安士相等於28.4毫升,轉換成十進制後便成為30毫升了。
...待續